近日,我校第一附属医院胡建国教授团队在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肠纤维化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Intestinal adipocytes transdifferentiate into myofibroblast-like cells and contribute to fibrosis in Crohn's disease”为题发表在欧洲克罗恩病与结肠炎组织旗下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CROHNS & COLITIS》(Top期刊)。该研究发现,CD患者肠黏膜下层脂肪细胞在受到细菌刺激下可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并参与肠纤维化进展。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该研究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胡建国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耿志军、李静、左芦根和张小凤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王炼、宋雪和王月月等研究人员共同参与完成研究。
CD是一种具有终身复发倾向的慢性、节段性肠炎,具有致残性和不可治愈性等特点。CD病变范围可累及口腔至肛管的整个消化道,但主要以肠道病变为主,病理表现为肠壁纤维化、肠腔狭窄。目前CD治疗以抗炎治疗为主,但是仍有75%的患者在终其一生的治疗过程中,至少需要接受1次手术治疗,肠纤维化狭窄是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主要原因,而目前纤维化机制仍不明确。该研究通过对纤维化狭窄CD患者小肠组织标本、人原代脂肪细胞和人脂肪类器官的深入研究发现:纤维化狭窄CD患者黏膜下层脂肪细胞消失或者显著性减少,且脂肪细胞数量与纤维化的程度呈负相关,细菌主要成分脂多糖(LPS)可诱导人原代脂肪细胞和脂肪类器官发生转分化形成肌成纤维样细胞且具有促纤维化特性。该研究发现并揭示了CD患者肠纤维化狭窄的新机制,为CD治疗提供了新的靶标。
文章图片摘要(Graphical Abstract)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蚌埠医科大学重大科技项目孵育计划、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等项目的资助,依托我校安徽省炎症相关性疾病基础与转化研究重点实验室和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平台完成。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ecco-jcc/jjae036
(钱中清/审 左芦根/文图)